村网通总站 高店村 gaodian.nync.com 欢迎您!
玉虎
带有铭文的精美青铜壶。
黎城是一个古老的县邑,它的历史非常悠久。汉代许慎《说文》载曰:“黎,殷诸侯国也,在上党东北。”唐朝大型地理著作《括地志》云:“故黎城,黎侯国也,在黎城县东北十八里。”乾隆年间的《山西志辑要》也记载,黎城属潞安府,这里属于古代的黎国。
2006年5月28日,在黎城县西关村塔坡水库附近出土了一件带有铭文的青铜圆壶,铭文中的记载清清楚楚地印证了黎城就是黎侯古国的所在地。而出土这件青铜器的西周古墓群也成为我市第七批“国保”中惟一的古墓葬。
A
意外
水库边藏着西周墓葬
黎城,古称黎侯国,女娲补天、许由洗耳、西伯戡黎等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均产生于此。北齐摩岩造像、宋代文庙、元代圣源文庙、许由洗耳河、冯奉世墓等文化古迹遍布全县,黎侯虎和上党落子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国家民政部命名的“千年古县”。而西周古墓的发掘再一次让黎城成为了公众瞩目的焦点,这个神秘的古黎国也渐渐显露出它的历史轮廓。
黎城县西关村西南部有一块坡地,当地人叫它塔坡,1958年全国水利大跃进时,塔坡东北方建成了水库,水面面积不算太大,坡水相顾,多年来波澜不惊。
2005年6月中旬的一天,这种平静突然被打破了。一伙猖狂的盗墓贼光顾了塔坡水库边的古墓群,既然是盗墓贼最先发现了古墓葬,那就意味着墓葬的损失非常大。据黎城县文化局王苏陵局长说,早在上世纪70年代,当地挖砖窑时,曾挖出几件青铜器,村民把它们交到了县博物馆,其中有鼎、觚、爵诸器,其风格为商代晚期。1986年县里专门在水库附近的砖窑边收集出土的商代铜器。或许,盗墓贼就是在没有任何历史记载的情况下循着这条线索找到了古墓群。
情况危急!山西省文物局得到报告并立即作出批示,由省考古研究所牵头,长治市和黎城县文物管理部门参与组成考古队,于2005年年底对墓地展开调查与钻探,最终认定:这是一处距今约3000年的西周大型墓地,并确认所盗古墓极具历史、科学价值。整个墓地面积约40亩,已探明的墓葬92座,其中大型墓3座,中型墓15座,其余为小型墓。所有的墓口都距地表不足50厘米,皆不同程度地受过扰动,在叠压其上的扰土中,包含物最早的有春秋晚期的陶片,如绳纹灰陶鬲、罐以及素面灰陶豆等。2006年元旦一过,考古队便准备发掘这处墓地。
水库边竟然埋藏着古墓葬,这个爆炸性的消息给黎城县带来了巨大影响。到底是什么年代的墓?什么人的墓?有啥值钱东西?……一系列问题随着考古队的深入发掘,逐渐清晰起来。
B
痛心
洛阳铲斩断文明链条
2005年夏天的塔坡水库成了盗墓贼眼中的香饽饽,想必是嗅到了利益的气息,一伙盗墓贼刚离开,另一伙就迅速补上。2005年6月前后,在塔坡水库南岸和北桂花村之间的一片田地里,村民们发现洛阳铲打的探眼遍地都是,周围的浮土中还能见到铜片和蚌片、陶片等。据说,2005年下半年几伙盗墓贼还因利益相争而持枪火拼。
黎城县为了保护墓葬,责令公安局投入警力进行打击,盗挖古墓的局势稍有控制。但盗贼如蝇闻腥,驱之复来,并采取“游击战术”与警方周旋,陆陆续续新开的盗洞有30处之多。据农户李振芳介绍,从2005年5月起他家的玉米地就开始遭殃,到成熟时盗墓贼每挖一个墓洞就毁一片庄稼,非常可恨。
长治市博物馆副研究员秦秋红说,盗墓贼挖掘盗洞的手法非常高明,先用洛阳铲和探杆钻出一个很小的洞,然后用雷管一直伸到洞底,引爆雷管,将小洞炸成一个只能容一个人上下、洞壁光滑的盗洞。一般情况下,这种盗洞比墓葬要深一些。这些盗洞就像蛀虫一样,侵蚀着珍贵的文物。谈到盗墓对文物的损坏,多年从事文物工作的秦秋红止不住叹息。
一把小小的洛阳铲,使用在不同人的手里带来的是截然不同的效果,它可以是开启文化遗产的钥匙,也可以成为不法分子的获利工具,割断链接文明的证据。洛阳铲下的文明摧残,何时不再成为我们沉重的叹息和心中的伤痛?
C
惊喜
青铜铭文锁定古黎国
由于盗墓破坏,先前发掘的几座墓葬几乎没有收获。就在考古队员放弃希望的时候,他们发现了7、8、9号三座没有被盗过的墓葬。与此同时,10号大型甲字墓发掘工作也有了结果,虽然大量青铜器被盗,但在10多米长的墓道里清理出23匹陪葬的马骸,姿态各异,非常壮观,证明了墓主人贵为“侯”的身份。
在接下来的挖掘工作中,一个重大消息振奋了所有人的神经。2006年5月28日中午,工作人员在对8号墓的清理中,发现了一件青铜圆壶,通高43厘米,体形细长,鼓腹偏下,套环兽耳位于颈部,壶身纹饰非常精美。然而让人极度兴奋的是壶盖内壁上竟然刻着9个最有历史价值的铭文:“□侯宰□作宝壶永用。”尽管还有无法辨识的铭文,但8号墓葬已注定成为一把重要的钥匙,即将开启从黎城通往黎侯古国的时空隧道。
这个侯是什么侯?偏偏最关键的第一个字不能马上辨识。而据史料记载,黎城为古黎国所在地,最有可能是黎侯。但是这个推断还需要证据来支撑。
在对青铜壶采取保护措施之后,专家们开始研究。铭文中的第一个字在《殷商金文集成》中不止一次出现,是“楷”字,与“稽”、“黎”等字在《古文四声韵》中均属同一韵,在古音中应该是同音字。文字读音和地望均相符,因此断定黎城所发现的墓地就是古黎国的墓葬区,这与《说文》中“黎,殷诸侯国,在上党东北……”的记载完全吻合。至此,这个神秘古国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
D
溯源
黎城布老虎认祖归宗
在黎城,有一项历史久远但又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黎侯虎,尤其以布艺虎最为著名。在黎城民俗中,虎有赐福增寿、镇宅祛邪、安家生财的作用。如当地小孩满月那天要举行仪式,由孩子的姥姥拿上布老虎放到小孩怀中,示意小孩像虎一样健壮,然后母亲再把“老虎”放在孩子的身旁,虎头冲向小孩身体,表示这只“虎”能驱邪去灾,保佑孩子茁壮成长。
在清理塔坡水库旁西周墓地10号墓葬时,虽然该墓已被盗,但是考古人员还是从中发现了一只精美的玉虎。这只玉虎长11.6厘米,高5.8厘米,威风凛凛,古朴逼真。玉虎的出土,说明在黎城远古的历史上,虎一直是当地居民的图腾。黎城人对虎的执着和崇拜,更加印证了他们和自己的祖先之间有着深厚的不可磨灭的文化传承。
1998年,农历虎年,黎侯虎被邮电部定为生肖邮票图案,使黎侯虎一下子闻名全国,从而被誉为“中国第一虎”;2008年,黎侯虎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奥组委还将其定为奥运会期间手工艺展品;2010年,1万多只黎侯虎入驻上海世博园,并被选定为山西省园区馈赠中外友人的礼品。
历史文献和青铜铭文互相得到了印证,商朝时黎侯国的所在地就是今天的黎城。西周建立以后,黎城仍为黎侯国。
一座古墓葬勾勒出古老国度的大致轮廓,一段青铜铭文揭开了黎国的神秘面纱,一只黎侯虎传承了3000年的古老文化,古黎国正从历史深处走来,向我们展示着它古朴而独特的气质。